执法新军打扫“文化垃圾”本报记者 仇健 文 陈立波 摄
昨天下午,杭州60多名执法人员兵分五路,对城区的文化经营场所、零售书店及市场进行了集中检查。这是近日刚刚组建的杭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的第一次大规模执法。总队长王茂康告诉记者,此次执法行动将持续一周,为春节文化市场进行一次“大扫除”。 五支小分队突袭杭州五城区 下午1点半左右,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杭州西湖区益乐社区的“德利书店”。记者看到,书店里整整一墙的图书,多为盗版书籍和内容不良的口袋本,大多为武打和言情类小说,其中有的书名及其暧昧,如《狂情赤裸五部曲》、《欲望解药五部曲》等。执法人员徐超告诉记者,这些书有的是假冒出版社的,有的根本就没有出版社的字样,都可以认定是盗版书籍,至于是否为淫秽出版物则有待认定。另外,在这家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只写着“书、报刊零售、出租”的店里还查获了1000多张音像制品。 到昨天下午5点,记者从执法总队得知,执法人员共对杭城5个城区的15家经营单位进行了突击检查,其中书报摊8家,音像(软件)店2家,共查获非法图书10638册,盗版音像(软件)制品3018张(盘)。对于这些非法出版物,执法人员将予以销毁,确定正版的也将返还店主。另外,此次抽查的3家娱乐场所和2家网吧均未发现安全隐患和未成年人。 群众不理解是执法一大难题 在登云路的“晓芸书店”也有不少盗版图书。执法人员准备执法时,店主不但不配合,反而坐在门口死死挡住了去路,任凭执法人员耐心劝说,仍然又哭又闹。僵持了近一个小时后,文化部门仍然无法没收店里的非法出版物,只能暂先封锁现场。执法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他们常常碰到。由于很多老百姓并没有意识到经营盗版书籍和音像制品是一种违法行为,文化执法常常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执法三合一 据了解,此前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分属于三家单位,都有自己的稽查队。1月17日,三家单位归并为一家,成立了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各自的稽查队也合并为杭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总队长王茂康告诉记者,三合一后总队执法力度更强、职权更明确,可以有效地避免多头管理和互相推诿,对整顿文化市场来说不失为一剂良方。
|